运放电路输出电压(运放电路输出电压计算公式)

频道:其他 日期: 浏览:8

本文目录一览:

运放电源电压对运放输出电压有影响没?(急)

由于运放总是闭环使用的,而且输出发生失真不是正常现象,所以结论是,输出电压应与电源电压无关,电源电压只能决定它的最大输出能力即动态范围。

只要波动的最低电压仍然满足使用要求,对输出电压基本没有影响。电源电压波动传到到输出端的具体影响大小,可以查阅运放手册“电源电压抑制比”指标,通常总有100dB,即10万倍。也就是说如果电源电压变化1V,输出电压会变化10uV。

运放的最大输出电压是由运放的电源电压决定的。由于大部分运放的输出级都是采用互补射极跟随器结构,它们的最大输出电压都是比电源电压低2~3V,当然也有例外的,譬如现在地球上最常用的运放LM358,它的最大输出电压比电源电压低5V,在双极型运放中,是输出电压较大的运放。

电源电压抑制比PSRR:理论上,电源电压变化不应影响运放构成的放大电路输出。实际中,放大电路的噪声增益GN越大,输出变化量也越大。电源电压抑制比是运放对电源上纹波或噪声的抵抗能力。正负电源的PSRR不一定相同,随着电源电压变化频率提升,运放对变化的抵抗能力下降。

不影响放大倍数,但是影响输入、输出电压的动态范围。电源电压越低,允许的输入电压越小,能够输出的电压也越小。最优秀的运放输入、输出电压能够达到与电源电压相等,被称为“轨对轨”(rail to rail)的动态范围,普通运放总是要比电源电压少掉1~2V。

等于。集成运放中输出电压等于电源电压。电源电压即电动势,路端电压即电动势减去电源的内压,外电路的电压。输出电压就是电子元件输出的最大电压。所谓输出电压就是指的电子设备输出电流方向的电压值大小。

为什么运放电路输入端接1V电源,输出端接-

运算放大器一般都使用双电源供电,也可应用于单电源供电的电路中,但要用两个相同阻值的电阻串联后接在电源和地之间,接成分压电路并对地滤波,由此获得的1/2Vcc,给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提供一个中点电压才能使电路正常工作。

可见,电路结构不同,电路中电流方向也发生了变化,造成输出有正有负,输出不只是和运放本身有关系。

在进行电压比较器的运放实验时,如果运放采用5V单电源供电,并且正向输入端加1V电压,反向输入端加0.7V电压,输出电压将取决于运放的具体类型。运放的开环增益非常高,达到几十个dB级别,意味着它具有极高的放大能力。在这种情况下,输出电压会接近电源电压。

你这个是功放电路,放大电路本来有同相放大,有反相放大,上图是反相放大接法。两个正端,对于信号要接地,也就是说连在一起后,通过一个电容到地。放大倍数计算是通过两个9k电阻调节。

因为运算放大器存在“失调电压”,型号不同数值不等,这个电压被放大后成为输出电压,通常会使输出达到饱和状态(接近电源电压)。

运放电路如图3-7所示,求输出电压Vo的表达式。

I1=(0-v1)/R1=-v1/R1,I2=(v1-vo1)/R2。根据“虚断”,反相输入端的电流也为零,于是:I1=I2,-v1/R1=(v1-vo1)/R2。得到:vo1=(1+R2/R1)v1。对于第二个集成运放,各点电位如图。同时有:I3=(vo1-v2)/R3=(v2-vo)/R4=I4。

整个电路输出:Uo=Uo-Uo=-[(Rf2/R3)+1]Uo=(Rf2/R3+1)×(Rf1/R1)Ui。

根据虚短,运放负输入端电压为0V。I1=(UI-0)/R;根据虚断,IF=I1;故UO1=-2R*IF=-2UI.根据乘法器列出等式,UO2=k2*U1*U2=k2*UO*UO;UO1=k1*UO2*UO;前式代入后式UO1=k1*k2*UO^3。和上面的等式消去UO1,得出UO=(-2U1/k1/k2)^(1/3)。

Vout = (INB+ - INB-) * A 其中,INB-为第二级的反向输入端,A为运放的放大倍数。

运放的输出电压正负?

对于典型的运放,如741型号,它们的输出电压通常受限于供电电压。以741型号为例,当供电电压为正负15伏时,运放输出电压的最大可能值约为正负13伏。这是因为运放的输出电压饱和电平一般较供电电压略小,处于正负电源电压之间。

U1运放工作在正反馈状态下,实质是一个滞回比较器,输出电压根据原来状态和当前输入的输入电压变化趋势有,当输入电压提高,输出为负,降低时为正。U2可以工作在线性区,实则是一个电压增益为-2的反相比例放大电路,输入合适的正弦波信号,输出是反相放大的正弦波信号。

双电源运放的输出电压范围可以跨越零位达到正负电压输出,而单电源运放则不行。实际上绝大数运放都是既可以单电源工作也可以双电源工作,只要电源电压在合适的范围内就可以。

只是在理想情况下,运放的正负输入脚的电压相等,输出应该是0。但是实际上,所有的运放都有输入失调电压这类误差,在输入为零时输出并不为零。

线性电路的最高输出电压决定于其所硬连接的最高和最低电压,通常是电源电压。运放属于线性电路,正常工作状态下,硬连接至运放的最宽电压范围由电源电压提供,因此运放输出的最大电压范围为正负电源电压。

求集成运放电路的输出电压u。

该电路增益为一,所以输出电压等于输入电压,即3v。

Rp大小与uo无关,zhi起保护作用,一般可选Rp=R3。

解:对于同相输入端,根据“虚断”:u=ui3×10/(10+10)=0.5ui3。根据“虚短”,反向输入端电位也为:u=0.5ui3。根据反相输入端的“虚断”,根据KCL:(ui1-u)/10+(ui2-u)/10=(u-uo)/100。所以:uo=21u-10ui1-10ui2=5ui3-10ui1-10ui2。

按运放虚短特性,V-=V+=0v,所以R2和R3成并联=1k,U2=2 x 1k/(2k+1k)=2/3 v。(2-0)/(2k+1k)=(0-Uo)5k,Uo=-2 x 5k/3k=-10/3 v。

这张图画错了,这样接是正反馈,输出饱和负电源电压。

根据“虚短”,A1的“—”输入端电位也为零,即V-=0。I1=Ui/R1,If1=(0-Uo)/Rf1=-Uo/Rf1。I1=If1。即A1输出的电位为:Uo=-(Rf1/R1)Ui。同样得到A2输出端的电位:Uo=-(Rf2/R3)Uo。

运放的输出电压范围是多少?

1、以741型号为例,当供电电压为正负15伏时,运放输出电压的最大可能值约为正负13伏。这是因为运放的输出电压饱和电平一般较供电电压略小,处于正负电源电压之间。因此,在设计运放电路时,需要考虑供电电压的范围和运放的输出电压范围,以确保运放在正常工作范围内。

2、一般运放的输入电压范围比电源电压范围小1V ~几V。例如,± 15V 供电的运放,输入电压范围在-12V~13V。较好的运放输入电压范围和电源电压范围相同,甚至超出范围 0.1V。如供电电压为±15V,输入电压范围为-11V 到 10V,能提高放大器设计的输入动态范围和电路的适应性。

3、在电路中,双电源运放的输出范围有其特定的限制。一般来说,其输出范围上限低于正电源约2伏特,而下限则高于负电源约2伏特。以常见的741运放为例,如果采用正负12伏的双电源供电,其输出电压范围大约在5伏至5伏之间。与双电源运放不同,单电源运放的输入电压及输出范围可以接近于直流地。

4、双电源运放的输出电压范围可以跨越零位达到正负电压输出,而单电源运放则不行。实际上绝大数运放都是既可以单电源工作也可以双电源工作,只要电源电压在合适的范围内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