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硅导通电压(可控硅导通电压不稳)

频道:其他 日期: 浏览:5

本文目录一览:

低于导遍电压可控硅会触发吗

低于导通电压的电压值通常不会触发可控硅。低于导通电压(又称门极触发电压)的可控硅,一般情况下不会自行触发。导通电压是指在可控硅的阳极和阴极之间施加一个足够的正向电压,使其开始导电的电压值。

触发电压是有要求的,导通前他要过两个PN结的电压,大概4-5V,触发电流20-40MA,一旦导通,触发脚只有0.2V左右了。可控硅是可控硅整流器的简称。

可控硅在直流电源工作时,一经触发导通,控制极就失去控制作用,维持导通状态;随着电压的降低,负载电流减小,当电流减小到一定值时,流过可控硅的电流小于维持电流,可控硅就截止关断。

触发脉冲信号需具备足够的电压和电流,通常触发电压幅度应在4到10伏范围内。在未输出触发脉冲时,触发电路因漏电流产生的漏电压需小于0.15至0.2伏,以防止误触发。为了确保晶闸管可靠导通,触发脉冲的宽度建议为20至40微秒。触发脉冲的前沿应当陡峭,以确保触发时间的准确性,一般要求前沿时间不超过10微秒。

可控硅的导通条件

1、可控硅导通需要有两个条件,一是在阳极和阴极之间加正向电压,二是在控制极加触发电压,两个条件同时具备可控硅才能导通。

2、可控硅导通条件:一是可控硅阳极与阴极间必须加正向电压,二是控制极也要加正向电压。以上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可控硅才会处于导通状态。另外,可控硅一旦导通后,即使降低控制极电压或去掉控制极电压,可控硅仍然导通。

3、可控硅导通条件:可控硅阳极与阴极间必须加正向电压,控制极也要加正向电压。可控硅一旦导通后,即使降低控制极电压或去掉控制极电压,可控硅仍然导通。单向可控硅有阴极、阳极、控制极,双向可控硅有TTG极;任测两个极,若其中有一次测量指示为几十至几百欧,则必为单向可控硅。

双向可控硅bta41-700b触发电路的导通电压电流是多大?

1、BTA41-700B是双向可控硅电流40A 电压700V,BTA26-600B是双向可控硅电流25A 电压600V线路图可以去环旭微可控硅生产厂家看看,他们家有很多线路图案例。

2、在直流电路中使用双向可控硅BTA41700B时,首先需要将单向可控硅图中的单向可控硅替换为双向可控硅。具体来说,A为T2,K为T1,G极保持不变。

3、触发极为正这一象限、触发电流可取50至100ma视工作状态而定。

4、这种封装的可控硅,一般默认中间是阳极,边上的脚一个为控制极,另一个为阴极。

5、我用一个单向可控硅图来说明问题,首先,把图中的单向可控硅换成双向可控硅,A为T2,K为T1,G不变。由于触发电压高于5V,如,97A6等,触发电压为7V,所以,5V电池要更换2V(根据具体型号确定)或者以上的,它与G极之间加一个电阻。

双向可控硅导通压降有多大

一般情况下,双向可控硅的导通压降在几百毫伏到5伏之间。具体数值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型号和规格进行确认。

A双向可控硅的压降受其工作电流和电压的影响。通常,这种器件的压降范围从几伏到十几伏不等。压降的具体数值受到硅片材料、结构及工作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采用了特殊材料和结构设计,双向可控硅能够在导通状态下提供较低的电阻,从而减小压降。

双向可控硅在第一阳极A1与第二阳极A2间,不论电压极性为正向还是反向,仅需在控制极G与第一阳极A1间施加不同极性的触发电压,即可触发导通,呈现低阻状态。此时AA2间压降约为1V。一旦双向可控硅导通,即便移除触发电压,仍能持续导通。

A,双向可控硅的压降在2V左右,也就是说在TO-220上的功耗在11W左右,肯定温度飙升。加大散热可以驱动。散热器的散热面积至少是to-220的20倍,自然冷却。可以使用一个显卡上的带金属板小风扇,将你的晶闸管直接安装在金属板上,风冷散热。建议使用26A的晶闸管,也是TO-220封装,价格差异很小。

关键词:可控硅导通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