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c电压(iic电压要求)

频道:其他 日期: 浏览:2

本文目录一览:

I2C上拉电阻所接电压问题

1、I2C协议我没有仔细看,但是我们用过的器件都是3V的,上拉电阻都是上拉到3V电源。可以确定的是不一定要接到5V。至于你说的8V。主要看你用的IIC器件的要求。I2C主机和从机的要求电压。

2、可以低到3V。放心吧!就是说这个pin是iic专用的。但是有协议。不要超过协议电压。不太清楚。但是我觉得这是为iic提供一个备用电源。

3、开漏输出需要加上拉电阻来实现输出高电平,这是I2C总线之所以需要加上拉电阻的主要原因。上拉电阻的选取需要综合考虑供电电压、输出电平电压、输出电流以及总线负载电容,通常情况下,选用7kΩ的电阻值即可满足大多数应用场景。

4、你是说两个芯片用I2C通信,但他们一个是5V一个是3V供电这杨么??没问题的,因为I2C总线是开漏输出,所以,两个上拉电阻接到3V就行了。

5、这不是上拉电阻接多少电压能解决的。因为单片机能识别的逻辑电平,ADS1115受不了。ADS1115能承受的逻辑电平,单片机识别不了。I2C总线是双向的,简单的电平移位是行不通的。况且ADS1115是宽电压的16位模数转换器件,电压范围0-5V,完全可与单片机使用同样的电源电压,何必非用3V的呢。

请问i2c总线上不同器件的供电电压必须要一样吗?

i2C接口的SCLK和SDA均为漏极开路,需要加上拉电阻,不同器件的供电电压可以不同,如3V和5V,但是低电压供电的芯片相应引脚需要5V耐受。

没问题的,因为I2C总线是开漏输出,所以,两个上拉电阻接到3V就行了。

可以低到3V。放心吧!就是说这个pin是iic专用的。但是有协议。不要超过协议电压。不太清楚。但是我觉得这是为iic提供一个备用电源。

V与3V不同电压的I2C设备最好用PCA9306等转换电压电平IC芯片作为电平转换电路。保证设备运行可靠性。这是我的建议。

这不是上拉电阻接多少电压能解决的。因为单片机能识别的逻辑电平,ADS1115受不了。ADS1115能承受的逻辑电平,单片机识别不了。I2C总线是双向的,简单的电平移位是行不通的。况且ADS1115是宽电压的16位模数转换器件,电压范围0-5V,完全可与单片机使用同样的电源电压,何必非用3V的呢。

iic总线电压为12V

您是想问iic总线电压为12V?不是。总线通过上拉电阻接到电源为2至15V,当I2C设备空闲时,会输出高阻态,而当所有设备都空闲,都输出高阻态时,由上拉电阻把总线拉成高电平。

在一些国家,为了适应当地的电视标准和电力需求,本地化的IIc支持50Hz的PAL视频制式以及220/240V电压,这主要通过外接变压器来实现。由于IIc内部设有12V整流器,这种修改相对容易。为了方便全球用户,国际版本的IIc将所有的英文指示都替换成了小型图示,使用户不论在何处都能清晰理解操作方法。

需要有掉电检测电路,掉电检测需要通过检测给MCU供电的LDO或者DC-DC的前级电压。比如MCU通过12V-3V的LDO供电,则需要通过检测12V的电压来判断是否断电。将12V通过电阻分压之后,接入MCU的A/D检测口来判断是否掉电。MCU供电的LDO或者DC-DC的前级并联足够的电容,以确保电容的供电能保证MCU将数据写入。

目前社区主要要两款重要产品,一款是基于全志A20CPU的Armcore开发板,一款也是基于全志A20的Armpc开发板。

LIN线在物理上是一个上拉到12V的集电极开漏总线,多个节点可以并联到同一根线上,与IIC的SDA类似,但其没有独立的时钟线,靠通信双方约定的波特率进行通信,与UART类似,但由于UART之处在于,其可以通过同步场进行时钟同步,使传输变得更可靠。

关于iic的上拉电压源问题

1、就是说这个pin是iic专用的。但是有协议。不要超过协议电压。不太清楚。但是我觉得这是为iic提供一个备用电源。

IIC通信协议(I2C)

IIC协议的同步性体现在发送方与接收方需要遵循相同的时钟信号(SCL)来传输数据。同步信号用于在数据传输的开始、结束以及数据位之间的时间同步。数据线(SDA)在时钟信号高电平时读取数据,在低电平时写入数据。这种设计允许设备在特定时间点接收或发送信息,实现有序的数据交换。

在电子世界中,数据传输的桥梁千变万化,而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协议作为一种基础的同步串行通信方式,其原理和应用值得我们深入理解。掌握I2C,就如同解锁其他通信协议(如UART、SPI、CAN、USB、TCP/UDP等)的通用钥匙,它们都是以二进制的0和1构建通信桥梁,遵循一套预设的通信规则。

II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总线,作为一种两线式、双向、同步、半双工、串行接口标准,被广泛应用于近距离、非频繁的数据通信中。其主要特性包括:数据传输带设备地址,支持多主控、具有竞争检测和总线仲裁机制。在IIC协议中,数据传输时会包含目标设备的地址,允许实现设备组网。

IIC(Inter-Integrated Circuit),也称为I2C,是飞利浦(现恩智浦半导体)在1982年推出的一种广泛应用的串行通信协议。其工作原理基于主从结构,仅需两根线路(SDA和SCL)进行数据和时钟的交换。以下是IIC通信协议的关键特点:首先,IIC协议设计简单,仅需两线连接,节约硬件资源,适合小型设备。

IIC通信原理是集成电路间串行通信标准,由飞利浦公司推出。其包含两条总线:SDA用于传输数据,SCL同步时钟信号。主设备发起通信,发送设备地址和读写位,从设备响应。主设备在发送数据前产生时钟脉冲,从设备同步读写。主设备发送完数据后,用应答位表示结束。

关键词:iic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