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ss电压(HFSS电压驻波比尖峰)
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HFSS仿真出来的电容阻抗虚部是正值?
把扫频范围从0开始,估计是是过了电容谐振点,电容的寄生电感比电容的容值还大,因此呈现正值。在含有电容和电感的电路中,如果电容和电感并联,可能出现在某个很小的时间段内:电容的电压逐渐升高,而电流却逐渐减少;与此同时电感的电流却逐渐增加,电感的电压却逐渐降低。
天线是一个辐射结构,理论上其边界应该在无限远处,而在有限元求解中,把边界条件设置在无穷远处会严重影响求解效率!这样不切合实际!为了兼顾准确度和求解度,HFSS才引入了辐射边界条件和理想匹配层来代替无限大的自由空间。
仿真得到z参数的虚部就是电容或电感引起的。根据z(im)=jwl或 z(im)=1/jwc,设l,c为函数,z(im)为自变量就可以得到l和c对于频率的曲线。
HFSS不是电路仿真软件,不要讨论RLC的东西。HFSS里边放置RLC更是无稽之谈。
这个问题属于参数拟合问题。把s参数化为Y参数来做更方便些,如果只是点频,直接用Y参数就可以了,电路可以认为是一个简单的PI型或T型。
HFSS算法及应用场景介绍
在应用领域,HFSS主要针对复杂结构进行求解,尤其是对于一些内部问题的求解,比高速信号完整性分析,阵列天线设计,腔体问题及电磁兼容等应用场景,非常适合有限元算法求解。 有限元算法结合ANSYS公司的HPC模块,ANSYS HFSS有限元算法可以进行电大尺寸物体的计算,大幅度提升仿真工程师的工作效率。
HFSS,以FEM算法为核心,适合小尺寸、波长较短的物体仿真,比如电小天线和窄带天线。虽然它在边界处理方面表现出色,但在大尺寸天线仿真中资源消耗巨大,更适合资源充足的环境,如大型服务器。CST采用FIT(时域有限积分)算法,适用于大带宽天线、尺寸在2到5个波长以内的天线以及生物相关天线的仿真。
算法如下:1/4是指四分之一的波长,波长要计算出来,波长乘以频率等于光速。已知频率求波长就是用光速除以频率,比如30M频率的无线电波,其波长为10米,其1/4波长为5米。
图文解说S参数(基础篇)
参考端口定义的不同,S参数值也不同,因此S参数是基于特定port Zo条件下获得的。S参数分别表示在不同条件下传输线的反射损失和馈入损失。S11表示port 1的反射损失,主要观察发送端看到的信号反射成分,值越接近0越好(一般-25~-40dB),表示传递过程反射越小。
传输线特性衡量S参数是评估传输线性能的频域指标,S代表Scatter,与Y和Z参数一同描述双端口网络系统。它在两端接有50欧姆终端的条件下定义,不同端口阻抗会影响S参数的数值。 S参数解读S11与S21: 分别表示输入反射系数和馈入损失。
评估传输线特性:时域与频域视角为了确保传输线的高效工作,我们需要在时域和频域双重检查其特性。S参数,即Scattering参数,是衡量频域中互连对信号影响的关键工具。它描述了传输线两端的端口特性,如S11和S21分别对应输入反射和馈入损耗,理想值分别追求接近0和1。
.在DOS环境中,硬盘的主分区必须使用Fdisk.exe来“Set Active Partition”(设置活动分区),也就是设定为可以启动(或说可开机),才能用来开机。否则就算使用Format指令加上/s参数来格式化分区、或者是Format完硬盘之后再用SysC:指令,该分区也不能用来启动计算机。
hfss增益是20log吗?
是。HFSS基础知识,离S21:正向传输系数,即增益S11=20log(T),T是反射系数。T=反射电压/入射电压。驻波比(VSWR)行波系数的倒数,其值在1到无穷大之间。由上可见,hfss增益是20log。
第三范式(Third Normal Form,3rd NF)就是指表中的所有数据元素不但要能唯一地被主关键字所标识,而且它们之间还必须相互独立,不存在其他的函数关系。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满足2nd NF 的数据结构来说,表中有可能存在某些数据元素依赖于其他非关键字数据元素的现象,必须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