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千伏母线电压(35千伏母线电压合格范围国标)

频道:其他 日期: 浏览:44

本文目录一览:

35千伏母线电压,C相少地点,A相20.25kV,B相19.67kV,C相19.50kV,什么原因...

C相电压偏低可能是系统送过来的电压就是低的,也可能是该相负载较大。

变压器母线电压是否合格,如何判断?

c、220伏单相供电的,电压允许偏差为额定电压的+7%、-10%。电压在上述范围变动就算合格。

参照国标GB12325-2008《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允许偏差》规定:4 供电电压偏差的限值1 35kV及以上供电电压正、负偏差绝对值之和不超过标称电压的10%。 注:如供电电压上下偏差同号(均为正或负)时,按较大的偏差绝对值作为衡量依据。只要达到上述标准,即为合格。

对电压质量有特殊要求的客户(如高、新技术客户等),供电电压允许偏差及其合格率由供用电协议确定。变电站110kV~35kV母线,正常运行方式时为相应系统额定电压的-3%~+7%,事故时为系统额定电压的±10%。如调度重新下达母线电压曲线,则以调度下达的为准。

根据我国设计规定,母线电压的正常工作范围应当是额定电压的正百分之十到负百分之五。母线:是指在变电所中各级电压配电装置的连接,以及变压器等电气设备和相应配电装置的连接,大都采用矩形或圆形截面的裸导线或绞线,这统称为母线。母线的作用是汇集、分配和传送电能。

一般是变压器到配电柜之间的连接线的电压。母线是指在变电所中各级电压配电装置的连接,以及变压器等电气设备和相应配电装置的连接,大都采用矩形或圆形截面的导线或绞线,这统称为母线。母线的作用是汇集、分配和传送电能。母线电压就是矩形或圆形母线排上的电压。

35千伏变电站一般最大能承受多少千伏电压

在我国,35kV变电站是电压等级最低的变电站了,他一般把35kV变换成10kV输出,10kV一般只有开关站。35kV变电站容量小的只有三五千千伏安,10kV出线不多,而容量大的有一两万千伏安,相应10kV出线也较多,20000kva以上就以110kV输送了。所以35kV变电站容量一般在3000-20000之间。

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35千伏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电网,单个项目容量不超过2万千瓦且所发电量主要在并网点变电台区消纳。希望我们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kV电网的额定电压为35kV,最高电压为37kV,最小电压为33kV。此外,35kV电网通常采用三相四线制,而10kV通常采用三相三线制。最后,10kV和35kV电网的设备和技术也有所不同。由于35kV电网需要承担更高的负荷和更远的输电距离,因此需要更具备高压抗干扰的设备和更高水平的技术支持。

不可以。35KV变电站是指进线电压为35KV,是这个站的最高电压。这两个电压等级是不同的。

kV变电站中所需的变压器电压等级需考虑多个因素。首先,应明确变压器的额定电压为40.5kV,这是一个普遍的标准设定。变压器靠近发电机时,可以选择稍微提高电压等级,以确保电力传输过程中的效率和稳定性。

额定40.5KV,这是正常的,如果变压器靠近发电机则可以稍微高些,反之靠近负载端就要低些,应为重发电机到负载端有10%的压降。

带负荷停35千伏站变,母线电流和电压升高吗

一般没有说母线电流的(只能说母线的哪一段)。负荷甩掉了,一般母线电压会升高,部分母线段中的电压会减小。

哈!因母线及前它前端的供电系统(含高压线路,变压器,控制开关等全自身全有一定的电阻),当电流一大时从欧姆定律我们就可知,这些分别的电阻上的压降也就更大了,所以流过它们的电流越大时这时的压降也就越大。最终就集合体现在母线上的电压就更低了。

道理是一样的,电容电流只是在电容与负载中循环,对于电容后面的设备来说无功电流是不变,只过是补偿前由上级电网提供,补偿后由电容提供罢了,不过你现在地电压是有点高,靠提高功率因数可能降不了多少,最好改变分接。

负载不一样,电压下降幅度也不一样。一般带载启动,变频器的母线电压下降是正常现象。

有功电流偏小,无功电流偏大去维系负载运行的正常激磁,使母线总电流(有功和无功汇总)增大,线损耗增大引起电压降低;而容性无功(合理增加,cosφ≥0.≤1)增加,可提供感性负载运行的正常激磁,使母线免却或减小无功电流的输送,母线总电流就随着降低,线损耗大幅降低,电压也就随着升高。

35kV变电站母线电压不平衡

1、如完全确认,则本人认为有如下几种可能:压变铁磁谐振,一般仅出现于空载状态。消弧线圈档位不恰当,接近全补偿,轻度谐振。三相负荷严重不平衡。

2、开关开断性能不良,在开断电动机、变压器等感性负载,特别是开断空载电动机、空载变压器、启动状态的电动机,因截流、重燃而产生过电压.。2 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如产生单相间歇性的电弧接地时,则在电网非故障相和故障相将会出现很高的过电压。3 母线压变铁磁谐振引起的过电压。

3、输电线路对地及相与相之间所产生的电容,即容抗问题,10KV以下由于电压等级低、供电半径小可以忽略;110KV及以上由于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方式,不影响母线电压平衡;10KV、35KV可以则必须考虑所带来的两个问题,一是可能引起三相母线电压不平衡,二是考虑接地电流过大不能熄弧,或者音不能熄弧产生过电压。

35千伏两相不变一相降低11.3正常吗

1、不正常。35千伏是电力系统中的高压电压等级,高压线路两相电压应该相等,一相降低13意味着该相线路存在问题,是线路本身故障、接头松动、设备老化等原因导致的。这种情况下,应该立即对线路进行检修和维护,以确保电网的正常运行和电力系统的安全。

2、额定电压低于35kV的线路即使发生雷击造成短路和接地故障,其故障电流也不是很大,所以只需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者经消弧线圈接地的方式就能使大多数雷击造成单相接地故障自动消除,即使是两相或三相遭雷击。

3、低压触电事故发生频率高还因为:与低压电气设备接触的人多,而这些人员比缺少电气安全知识;人们对低压电的危险不够重视,包括设备有缺陷,运行不合理、保护装置不完善等;低压电的危险不够重视,包括容易被“粘住”,无法摆脱电源,而高压触电人体有自主摆脱电源的可能(俗称弹回来的)。

4、即使是两相或三相遭雷击。雷击引起一相闪络后导线能起到地线的作用,增加了耦合作用,使另外两相绝缘子串上的电压下降而不会跳闸。所以一般35kV只在线路两端1-2公里装设避雷线也只是为了保护变电站,10kV及以下则根本不装设避雷线。

5、固然,人体触及的带电体的电压越高,人体电阴不变时,经人体电流就越大,因此,危险性就越大。但据资料统计,触电事故绝大多数是发生在1千伏以下的低压叫上,甚至在低至24伏的交流电压下也发生过不幸事故。这表明,人体牌不利环境中(例如站在水中或全身湿透),没有什么电压可视为安全的。

关键词:35千伏母线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