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电压的意义(负电压作用)

频道:其他 日期: 浏览:71

本文目录一览:

主板的负电压是什么作用?

降低0点点位,增加压差,就是说正电源是5V,而你设备里要用到10V电压,可用+5和-5的两端解决,在音响里,可增加它的动态范围,震荡和反馈电路都需要负压的。

据说ATX电源输出的几组负电源是给RS232串口电路供电的,因此改组电压工作电流很小,电源通常只能输出几百毫安的电流。具体是否有芯片需要正负电源供电,我不是很清楚。

+12V在电源中是以黄色导线来显示,+12V的作用在电源里举足轻重,一直以来常用于给硬盘、光驱、软驱的主轴电机和寻道电机提供电源,以及为ISA插槽提供工作电压和串口设备等电路逻辑信号电平。+5V电源是提供给CPU和PCI、AGP、ISA等集成电路的工作电压,是电脑中主要的工作电源。

关于负电压,这是电学方面的知识,感兴趣你可以百度“负电压”,这里不多说。

负电压主要是用在运放类器件上的,参照电压不同就会出现这类情况,比如:有个0,12,24V的电压源,如果以12V为0电压参照的话,就可以表示为:-12,0,+12V…… 电压亥是相对的,现实中是以地面电压为零,但是要想看懂此电路,至少需要学习大学《电子工艺学》,我经常考不及格,就不卖弄啦,您加油。

+12V主要是给CPU供电,通过电压调整模块,调节成15-75V核心电压,供CPU、 VttFSB、CPU-I/O。

+110V和-110V是什么意思啊?

1、+110V和-110V都表示电压为110V,之所以有负的,物理中的含义是:负电压是相对而言的。首先要有一个参照物。举个例子:现有一电压要求为0V那么比0高的就是正电压,小的就是负电压。现在有一种电源模块可以同时输出正电压和负电压就是这样。

2、变电所中,由蓄电池供电的220V直流电源,为了对线路绝缘进行监测,常采用两个等值电阻串联,两端接220V的正负端,两个电阻的连结点接地,正常情况正负直流母线对电压分别是+110V,和-110V,当220V直流母线(包括相关线路)发生接地时,通过对电压的检测(是否偏离+110V,和-110V),可发现接地故障。

3、习惯。现在开始用低压控制了。没有0(地)可能是为了接地时能及时发现接地,查找接地点方便吧。

4、电源的零线上有110v电压,说明零线存在问题。电压是两点间电位差,有了电压,电荷就会在电线中流动形成电流。这就像水从高处向低处流动的道理是一样的。水在流动的过程中会做功,电在流动过程中也会做功。火线和零线之间有电压差,我国单相电标准电压是220V。

5、V和220V是电压的两种常见标准,它们在不同的地区和应用中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用途。 电压区别:- 110V:指的是电压为110伏特的电源系统。这种电压标准主要应用于北美地区、日本和部分中美洲国家。110V电压相对较低,对人体的触电危险性较小。- 220V:指的是电压为220伏特的电源系统。

6、两组串联为36V,用3 倍压整流 ,可以得到大约+ 110V 直流电压 ;再用一组3倍压,反向整流,即为-110V。不过能够提供的电流不太大。

为什么需要负电压?电势不是相对的吗?

1、是的,电势是相对的,但是作为电子电路的电源,电流方向是绝对的。电路的电压参考点定义为零电位点,正电源的电位高于零电位,电流是从正电源流出;负电源的电位低于零电位,电流是从零电位流出,流入负电源。

2、电压有负值。电压的大小是相对于选择的参考而言的,当实际电压低于比较电压时,电压值为负。另一种情况:当选择的电压参考方向和电流参考方向相反时,参考电压为实际电压的相反数。电压和电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事物上每一点都会对应一个电势,表明它能够驱动负载的能力,只是能够,但不一定真要驱动。

3、所谓的“负”电压,是相对“零”电势来说的。在输出端,选定某点的电势为0,则电势是“负”的那端与0电势端组成的电压输出叫“负”电压。电势是“正”的那端与0电势端组成的电压输出叫“正”电压。

4、电压的正与负是相对参考点来说的,无论是一组什么直流电压,只要你更改它的参考点,它的叫法就会不一样。

5、电压的大小是相对于选择的参考而言的,当实际电压低于比较电压时,电压值为负。当实际电压高于比较电压时,电压值为正。正负电压是根据参考零点(零电平,或者“地”)而定。最经典的零电平是大地,也就是地球的地壳。但并不是所有的零电平就是大地,因为电路图中的零电平实际上是由设计者自行设定的。

关键词:负电压的意义